孩子需要鞋墊嗎?3 個簡單測試,家長快來自查!

 

孩子走路內八、腳掌容易疲勞,甚至總是喊腳痛?這可能不只是「成長中的小問題」,而是足弓發育不足的警訊!
鞋墊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,但如果孩子有 足部受力不均、步態異常、長時間行走後不適,就可能需要適當的支撐來幫助腳部發育。

家長不需要馬上帶孩子去醫療檢查,透過 3 個簡單測試,就能初步判斷孩子是否需要鞋墊的輔助!👇

 

 

👣 測試 1:濕足印測試 – 看看孩子的足弓發育

📌 方法:

  1. 準備一張深色紙或地磚,讓孩子用水弄濕腳底後站上去。
  2. 觀察腳印的形狀。

     

📌 結果分析:
正常足弓:腳印中間有明顯的凹陷,顯示足弓有適當支撐。
扁平足傾向:整個腳掌幾乎完全印在紙上,顯示足弓支撐不足,容易影響步態。
高足弓(弓形足):腳印中間幾乎沒有連接,表示足部壓力集中在腳跟與前掌,可能導致足部疲勞或疼痛。

 

👉 如果孩子的腳印屬於「扁平足」或「高足弓」,可能需要額外的足弓支撐!

 

如果孩子的腳印屬於「扁平足」或「高足弓」,可能需要額外的足弓支撐

 

👣測試 2:單腳站立測試 – 檢查平衡與穩定度

📌 方法:

  1. 讓孩子脫鞋後單腳站立,看看能維持多久不晃動。
  2. 再讓孩子閉上眼睛,看看是否會迅速失去平衡。

 

📌 結果分析:
平衡感佳:單腳站立可維持超過 10 秒,閉眼後仍能保持穩定。
不穩定:5 秒內就開始搖晃或無法站穩,可能代表足部支撐不足,影響步態與運動協調能力。

👉 如果孩子單腳站立困難,特別是在閉眼後失去平衡,可能表示足部發力不足,需要適當的足弓支撐!

 

 

🚶 測試 3:步態觀察 – 孩子走路是否異常?

📌 方法:
讓孩子走 5-10 公尺,觀察腳步與身體擺動狀況。

 

📌 需要注意的異常步態:
內八字、外八字:容易影響髖關節與脊椎發展。
腳掌過度外翻或內翻:可能導致走路重心不穩,影響長期體態。
走路容易跌倒:可能與足部支撐不足有關,影響穩定度。

 

👉 如果孩子有以上步態問題,建議檢查足部發育狀況,評估是否需要鞋墊幫助穩定步態!

 

 

👟 家長該怎麼做?

選擇適合的鞋子:不要過度柔軟,也不要過硬,應有適當的足弓支撐。
適時使用足弓墊:如果測試顯示孩子有支撐不足問題,可考慮適當的鞋墊來幫助足部發育。
鼓勵多運動:跳繩、平衡木、單腳跳等運動有助於足部肌肉發展,提高穩定度!

 


這 3 個測試家長可以 馬上幫孩子做看看!
你的孩子適合穿鞋墊嗎?趕快試試這些方法,守護孩子的足部健康! 🦶💡

 

 

資料來源:Airiti Library - 幼兒步態發展與平衡控制Research Commons - 扁平足與步態影響研究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- 兒童步態異常識別與應對

 

兒童足部專欄